搞笑越來越多,幽默越來越少 戀的越來越多,愛的越來越少
發言越來越多,真話越來越少 職業越來越多,學問越來越少
以下是我最近常聽的音樂--(按下play,可連播七首)
從流行樂到跨界到古典樂,似乎是隨著年齡的轉換
開始聽起了小提琴弓與絃的彼此拉扯
鋼琴家與琴鍵的互相打擊
從昏昏欲睡到潸然落淚,或與……也或許……
筆劃之於旋律對我的感染力,逐年消沉
難怪老一輩人說要繼續唸書,要趁黃金時期尚未消失前進行
否則記憶力、體力和腦容量是時不我與啊~
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,道家、佛家、儒家不斷的洗腦
像是忘了什麼是真理?什麼是單純?
每個學派都不斷的鼓吹自己、詆毀他人
何謂多元?何謂後現代?何謂兼容並蓄?
「教育無他,為愛與榜樣而已」這句話,貼在我的電腦上至少有一個多月
但,我還有愛嗎?
整個反社會人格一直蠢蠢欲動--我能體諒的,卻不能與道德並存
現代的教育只剩下背多分,擁有才藝的孩子能夠在分數主意下存活嗎?
那些教改政策讓書包從一公斤到八公斤
什麼是快樂學習?什麼是快樂?
大抵是手持麥噹噹、痴肥的寫著一百分的考卷吧
忘了介紹上述影片
小提琴家:József Lendvay 約瑟夫.藍斐 -- 吉普賽提琴狂人
演奏曲目:Csárdás de Vittorio Monti 維托理奧‧蒙蒂(Vittorio Monti 1868-1922) :查爾達斯舞曲
民俗音樂一向都是激發創作者靈感的源頭。早從十五世紀開始,音樂家們就經常在匈牙利音樂中找尋靈感、借用題材。到了十八世紀以後,包括海頓、舒伯特、貝多芬等人,更是不斷以匈牙利風格寫出一首又一首的知名樂曲。而作曲家李斯特所寫的匈牙利狂想曲以及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,更是直接從曲名上就表達了他們對於匈牙利音樂的敬意。事實上,他們當時所理解的匈牙利音樂,在今日世界音樂的定義中,是屬於匈牙利吉普賽一支的樂種。這些在川斯凡尼亞地區遊蕩、靠表演雜技和演奏為主的吉普賽人,對音樂擁有高度的熱情,在他們演奏樂團中,小提琴則是最主要的樂器。古典音樂院出身的小提琴家藍斐,在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中找到了吉普賽音樂的殘響,藉由吉普賽風格的編曲,將這些原本可能很少被人聯想到音樂演奏得充滿了吉普賽式的熱情。
Csardas 是在匈牙利地區流傳的吉普塞舞曲,它採用兩拍的節,在樂曲結構上由兩部分成。第一部分叫「拉紹」 Lassau,速度緩慢而富於歌唱性;第二部分叫「弗裡斯」friss,速度迅急,常用切分節,氣氛熱烈狂放。
本曲即以這一舞曲的典型特點寫成。樂曲一開始先呈示出充滿激情的引子,然後奏出深沉而略含憂愁的主題,並由這一主題組成了查爾達斯舞曲特有的「拉紹」段落。在這一小調色彩的抒情旋律發展之後,又出現另一支流暢而華麗的小調旋律。這兩支旋律都具有鮮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賽音樂的特點。接著,樂曲轉入查爾達什舞曲快速而活潑的「弗裡斯」段落,形成歡快而奔放的氣氛。這段舞曲音樂越來越熱烈,由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樂句頻繁出現,使樂曲趨向高潮。接著,音樂突然平靜下來,緩緩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題旋律。這一純樸甜美的旋律經過小提琴泛音再現,形成一種幽谷回聲的動人效果。樂曲再現十六分音符組成的樂句,並用切分節奏的處理,將樂曲推向熱烈的高潮後結束全曲。
József Lendvay,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(Budapest, Hungary)的音樂世家,父親也是匈牙利有名的小提琴家,József從小接受嚴格的古典音樂教育訓練,早在他五歲時,就已認識北市交音樂總監李格悌,李格悌回憶說:「藍斐小時候曾經隨我學了大約四年左右的小提琴,當年第一次見到五歲的藍斐,非常驚訝於小小年紀的他,竟已能一派輕鬆、眉頭不皺一下地快速演奏許多技巧艱難的吉普賽民謠。」,七歲即拿到生平第一座小提琴大賽首獎,畢業於巴爾托克音樂院(Bela Bartok Conservatory)與李斯特音樂院(Franz Liszt Academy of Music),師承小提琴家米可拉斯(Miklós Szenthelyi)和美國的小提琴大師格羅黎奇(Ruggero Ricci),手握1777年義大利製琴大師喬凡尼.泰斯托雷所製名琴,得獎紀錄十分驚人。
專輯中(When Classic Meets Gypsy),除了像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、查爾達斯舞曲、匈牙利舞曲之類原本就帶有匈牙利色彩的作品之外,藍斐也改編了俄國民謠「莫斯科之夜」、柴可夫斯基弦 樂小夜曲中的圓舞曲、四季中的「秋」、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、克萊斯勒的美麗的蘿絲瑪琳、帕格尼尼的第二十四號奇想曲、流行歌曲「Those were the days」等不帶吉普賽音樂色彩、但在改編後卻讓人驚艷於吉普賽靈感的作品,而藍斐超技演奏在片中則扮演著煙火般的效果,不時照亮這些編曲,讓它們顯得多 彩多姿、風格獨特。
【資料來源】索尼唱片 Sony
【音樂試聽】József Lendvay . 玩
-------------------
鋼琴 家:Glenn Gould 顧爾德(1932 ~ 1982) -- 音樂怪傑
演奏曲目:J.S.Bach: Goldberg Variations, BWV988(巴哈:郭德堡變奏曲)
1742年 為雙層鍵盤大鍵琴所做,由一段曲調(Aria)與數段變奏構成之鍵盤練習曲
1981年 錄製
這首曲子原來是巴哈寫給他的學生郭德堡 (J.G.Goldberg,1727~1756)的作品,相傳當年郭德堡為一位擔任俄羅斯大使的凱薩林伯爵(Hermann Karl von Kaiserling/Keyserlingk?)工作,因為公爵為失眠所苦,只要一失眠,就要郭德堡為他彈奏大鍵琴。因此,巴哈便為他的弟子寫了這首變奏曲,不知此伯爵感想如何,但知道他送給巴哈一個裝滿金幣的杯子。
《郭德堡變奏曲》這首曲子由一開始的「曲調」( Aria) 為主題,被《沈默的羔羊》、《英倫情人》、《人魔》、《想飛的鋼琴少年》、《跳躍吧!時空少女》等電影大幅使用,發展出三十段風格不同的變奏,最後又以一開始的主題結尾。其中每一段變奏,都有不同的風格,並非如許多變奏曲以高音部的旋律變奏建構,而且許多都是有多條旋律線同時進行的 「複音音樂」,有些是兩條旋律、有些是三條,甚至更多,讓低音部分反覆被應用,高音則以各種不同的旋律變化做和聲上的呼應。巴哈這首作品非常理性,原形曲調以32小節構成,並以32個基礎低音做為骨幹。全部32個段落更分成前後16段兩大部分,扣去頭、尾重複的原形曲調,中間30段變奏,除最終段變奏外,每逢3的倍數段落即以卡農(Canon)的形式寫成,而每段卡農的音程又各差一度。舉例而言,在第三段變奏中兩個聲部都從同一音開始,是為「同度卡農」,到了第六段變奏,第二聲部開始之音較第一部高出兩度,為「二度卡農」,尋此規例,三十段變奏中的最後一段卡農,便是「九度卡農」。整部作品的結構,就如同幾何做圖般的精確。
各種CD版本中,最有名的要算是顧爾德 (Glenn Gould)的版本了。除了1955年與1981年速度差異極大的詮釋方式外,更奇特的在於顧爾德他的個人習慣--由於他時常忍不住在演奏時,隨著哼唱,而且所哼的有時是與旋律完全不同,出自他腦中的旋律,因此錄音時常讓錄音師傷透腦筋。而他演奏時的怪異行徑,例如:姿勢駝背、椅子高度必須符合他的要求、搖晃身體,渾然忘我……, 都令人歎為觀止。在1955年六月的某一週,紐約東30街的一座老教堂展開了錄音工程。6月接近了夏季,神經質的顧爾德卻身穿毛呢大衣,帶著樂譜、一大堆毛巾、五瓶顏色都不一樣的藥丸、高纖餅乾和脫脂牛奶,創下了錄音史的一頁傳奇。
顧爾德對音樂作品的詮釋也非常特別,彈奏時,鋼琴的 articulation 特別明顯,使得聽起來效果格外輕巧,有大鍵琴的效果;而且速度的快慢,以及反覆記號等也不完全照巴哈的指示,別人彈得快的,他彈得很慢、而別人慢的,他又超快……因此聽說,正統學鋼琴者對他的詮釋極不以為然。另一個經典的詮釋是出自杜蕾克(Rosalyn Tureck),她的演出中規中矩,完全依照巴哈樂譜中的速度及反覆指示,因此她的演出全長幾乎都超過 80分鍾,與顧爾德 1955年版的 40幾分鍾相差將近一倍時間!
顧爾德23歲成名獲得兩座葛萊美獎,選擇在32歲時退出音樂會舞台,從此將表演重心轉向錄音,不公開演出,獨排眾議地認為只有錄音才是最為純潔無暇的演奏。去世前不久,顧爾德更打破自己不重複錄製相同曲目的慣例,重錄該曲,呈現了跟作品曲調頭尾呼應的巧合,中間還插進自己鍾愛的鋼琴因為 rebuilding 時沒弄好,變成一台陌生的琴,等於是痛失愛琴一樣, 於是只好棄史坦威而就 Yamaha 。
【資料來源】http://www.iis.sinica.edu.tw/~jhwang/music/bach_gold_var.html
自由時報 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5/new/sep/18/life/art-1.htm
郭德堡變奏曲-巴哈幾何般的創作魔術 http://www.newtaiwan.com.tw/bulletinview.jsp?bulletinid=9380
留言列表